信息搜索
 
最新信息 NEW10
1  杨得全,著名书法家、
2  深切缅怀文怀沙先生
3  生态文明纪录片《美丽
4  《60岁,知足者幸福
5  高志其:楚辞《周恩来
6  科学正在这里交给人民
7  纪念科普大家高士其诞
8  海峡两岸首届儒释道文
9  我把水族文化带到了台
10  著名油画家杨发龙油画
热门艺术新闻 TOP10 点击
 性文化节上的平板画瓷 41672
 《唐太宗温泉铭与文怀 28399
 第六届性文化节展出劲 26956
 中国书画家代表团《周 22162
 杨彦巨幅画作《溪山滴 18879
 庄默石一行考察铜陵“ 17001
 2008共和国老部长 16775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举 16539
 《中日韩国际亚细亚画 16224
 第四届小汤山温泉文化 15194
     信 息 中 心
生态文明纪录片《美丽中国筑梦行》
双击自动滚屏 发布者:中艺联盟/中网传媒 发布时间:2016-12-8 阅读:5948

生态文明纪录片《美丽中国筑梦行》

 

     中艺传媒电:由中艺联盟传媒总监,中林生态文化出版研究中心主任刘先银教授总策划的国家重大宣传项目生态文明建设系列纪录片《美丽中国筑梦行》,已经在央视列项。旨在:向世界讲述中国生态文明的故事;向党的十九大献礼。

    国家重大宣传项目生态文明建设系列纪录片纪录我们的生活,讲述我们的精神,中国的故事感动世界。在十三五期间,完成30-100集。

    内容有三大板块:                    

    1.城市生态文明建设主题:《美丽中国筑梦行》之《北京》《上海》《天津》《贵阳》《福州》《深圳》《杭州》《南宁》《台州》等;向世界呈现出中国城市发展中的人文历史、蓬勃发展的城市精神和内在力量及城市形象。

    2.国家生态文明发展战略主题:《美丽中国筑梦行》之《国家森林城市》《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国家生态文明福建试验区》《国家生态文明江西试验区》《国家生态文明贵州试验区》等;向世界讲述美丽中国建设中的创新之举、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的实践与成果。2016828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设立统一规范的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的意见》,福建、江西和贵州三省作为生态基础较好、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的地区,被纳入首批统一规范的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探索形成可在全国复制推广的成功经验。国家森林城市创建极大地促进了森林资源增长,成为全社会办林业的有效载体。据国家林业局城市森林研究中心介绍,全国58个国家森林城市,在“创森”的头3年,年均新增造林约占市域面积的1%,是同期全国平均水平的近2倍;市民对森林城市建设的支持率和满意度都在98%以上。2012年,全国64个“创森”城市完成新造林面积1880万亩,占全国总量的21%;共投入林业和生态建设资金800亿元,相当于中央林业当年总投资的60%。截止到201511月底,全国已有96个城市被授予“国家森林城市”称号。《美丽中国筑梦行》之《长江经济带生态血防工程纪实》等;向世界展示中国发展战略部署的美好家园建设的对母亲的深情大爱,展示生态文明建设的人民的力量、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寻梦、追梦和圆梦行动,展现天蓝、地绿、水净的美丽中国、美好家园。出售四件套卡vx:sjtk666666

    3.乡村生态文明主题:从“全国百佳生态文明县”、“全国百佳生态文明景区”、“全国百佳生态文明镇”中打造精品纪录片。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地域广、人口多,要实现美丽中国的目标,必须建设美丽乡村。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美丽乡村”是按照建设“美丽中国”的总体部署应运而生、水到渠成的概念。所谓美丽乡村,是指按照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协调发展要求,规划科学、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宜居宜业的可持续发展的乡村。可见,“美丽乡村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提质和升级,它既秉承和发展了新农村建设的二十字方针,又丰富和充实了内涵实质。美丽乡村建设,就是要按照生态文明理念,尊重和运用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重点关注生态环境资源的有效利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农业功能多样性发展、农村可持续发展、保护和传承农业文明,扎实推进四大生态工程:

  一是推进“生态人居”工程。对新建住房做到统一规划、合理布局、设施配套;采取新造、补植、封育等措施,绿化美化村容村貌;完善水、电、路、气、讯等基础设施,饮用水卫生达标,道路硬化亮化。

  二是推进“生态环境”工程。采取“户分拣、村收集、村或镇或县处理”垃圾集中处理等模式,整治乡村生活垃圾;使用无害化卫生厕所、沼气池、生物氧化池、人工湿地等设施技术,整治乡村生活污水;实行人的住宅与畜禽饲养分开、生产区与生活区分离,配套发酵净化工程,整治农村畜禽粪便污染。

  三是推进“生态经济”工程。努力扩大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森林食品生产,突出培育“名、特、优、新”农产品,发展乡村生态农业;充分利用各地农村森林景观、田园风光、山水资源和乡村文化,将传统农耕逐步提升到农业观光、农事体验、特色农庄、农情民舍等,着力发展乡村生态旅游业;严格执行污染物排放标准,大力推行“循环、减降、再利用”等绿色技术,调整乡村工业产业结构,发展乡村低耗低排工业。

  四是推进“生态文化”工程。充分发掘和保护古村落、古民居、古建筑、古树名木和民俗文化等历史文化遗迹遗存,特别是挖掘农耕文化、山水文化、人居文化中丰富的生态思想,培育特色文化村;充分利用各类宣传工具和文化阵地,大力开展形式多样的生态文明、生态文化等知识宣传,形成农村生态文明新风尚;引导农民追求科学、健康、文明、低碳生产生活和行为方式,构建和谐的农村生态文化体系。

  生态文明建设势在必行,刻不容缓。我们一定要努力践行生态文明理念,着力提升新农村建设水平,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出售四件套卡vx:sjtk666666

 
 

打印本页 | 关闭窗口
中艺传媒
中艺联盟 鉴定中心 信息中心 交易中心 展示中心 周天专卖店 陈仲华专卖 蓝国生专卖 《艺术名家》团拜会  

版权所有:中国艺术家联盟网 & 中艺联盟网络传媒 
www.artist-china.com; www.zycm.org; www.webzb.com
www.zhenbaowang.com; www.cnetart.com; www.cnetart.cn; www.ysjlm.com
电话:010-60530071,66468580 技术支持:66468580
MSN:cnetart@hotmail.com QQ:386884026
京ICP证050566号 京ICP备06015811号